近期A股市场在地产链积累一定涨幅和增量资金入市不足的情况下,阶段性转向震荡休整,板块快速轮动是当前行情的主要特征。政策层面什么是加杠杆买股票,新国九条为主的“1+N”政策体系持续完善,减持新规通过影响资金供需从而改善A股微观流动性,此外对7月份三中全会的改革预期多次发酵,对内外资风险偏好形成支撑。展望后市,资产配置荒客观存在,在资金存量博弈的背景下,A股风格板块将快速轮动,高股息红利品种仍是后续重点配置方向。
习近平将出席中国—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
[题记] 齐一民的随笔集《柳浪梦寻》创作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10月,原书稿名为《谁出卖的西湖》。部分文章之后有评论,评论作者为心灵飞鸿(张巧玲)。从2024年9月2日起我们在《华卷文化》(搜狐号)上连载,敬请关注!欢迎评论!
算一笔买书账一
本期《南方周末》的真正主题是“算账”——其中有结婚账,离婚账,生孩子账,买房账,买书账,出版账,等等。
关于买书账,有一部分是算鲁迅的。报上说鲁迅是个藏书、购书大家,即使在他早年相对贫困的24 年中,他的总收入——按今天的人民币值计算,也有480 万元,平均每年20 万元。而他这24 年总共用于购书的费用呢,是52 万元,平均每年耗资500 多银圆(约和今人民币2 万多元)。
我对比了一下,本人目前平均每月的购书款,在500—1000 元之间,其中的绝大部分,是用于购买齐天大的作品,如《妈妈的舌头》,购入500 册;又如《我与母老虎的对话》,购入400 册;又比如下周要出版的《永别了,核武器(外企)》,正打算的购入量是不少于500 册。
我教的那门课,有一种较好的刺激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并好好完成论文的方法,就是事先告诉他们谁论文写好了,就将获得齐老师该年的新著一本。
而且绝不打折——是白送的。
这就消耗掉500 本之中的100 多本了。
本人目前的月收入是4000 元人民币。这样算来,与鲁迅月入2 万多买2000多书的份量比较,我是更喜好书了。
二
当“算账”算完了离婚、养孩子的账之后,那文章就算起出版的账了。出版界目前仍是那个怪圈,就是上家不给下家钱:卖书的不给出书的钱;出书的不给写书的钱……
就连著名大社的副社长也称,一般将版税送到写书的作家手上,也要三个月至半年之久。
而俺的下一本书,恰逢在该社出版。
看来《永别了外企》卖不好的话,俺还是需要做好再回一趟外企的精神准备。
精神,人还是要有一点的。
三
今日的《参考消息》发布了一则对本人这种写作方法极为不利的消息——它竟说我这类人患着什么“躁狂症”!
在“解析创造力”的总标题下,今天讨论的是作家的创造力从何处来。副标题是:“不得不写”。其中有“蹲在卫生间的地板上”写的,有“就在自己的胳膊上”写的;还有“早上醒来时变得十分激动,脑子中充满了成千上百个想法,必须马上把它们写下来”时写的!
总之,都不太正常。
按照该文作者所谓科学的分析(他本人就是个神经学家),这些人都患着一种源于希腊的病——“写作症”,具体说来就是“大脑颞叶发生了变化”,“这一区域位于两耳之间,对于理解语言和情绪的意义非常重要”。那个专家又说:
“患有颞叶癫痫病的病人会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的性格特点,这些性格特点有时被称为陀斯妥耶夫斯基综合症,因为这位俄国作家具有所有的这些症状。”
本人一惯是不愿与“科学”为伍的,因为“科学”最终会毁灭这尚圆的地球。但这则“科学”的分析文章,使我开窍、开心了不少。
原来鲁迅犯的是“狂人症”。
鲁迅若内心没狂,咋写了《狂人日记》?
而我得的是何方神“症”呢?
想了一下,可能是“西湖综合症”吧!
而且还是晚期的。
(写完这一篇,今天是狗年大年初八,全国人民又上班了)
评论随你这一节文字,做一番巡游。在不同时期,人们以不同心态,不同目的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。有在废墟上,营建空中楼阁的;有竭其一生,边如痴如醉捣毁这废墟,边构建理想大厦的;有仅仅只为了解决温饱问题,而自得其乐的;还有为建造如西湖一样美丽的精神大厦,忍痛割爱,出卖西湖柳浪阁的你。人生百态,人各有志。你明察众生相,清醒执著圆梦。
(未完待续)什么是加杠杆买股票
柳浪梦寻西湖鲁迅鲁迅月书账发布于:北京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在线股票配资网app_炒股股票配资平台_十大配资平台app下载观点